高度警惕:跑道入侵!图片来源:gamaaviation.com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跑道入侵事件时有发生。国际民航组织(ICAO)关于跑道入侵(runway incursion)的定义::“在机场发生的任何航空器、车辆或人员误入指定用于航空器着陆和起飞的地面保护区的情况。”本文中涉及的跑道入侵均采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相关定义。
跑道入侵危险等级
根据ICAO和FAA的相关规定,跑道入侵危险等级可以划分为4个级别。
A级安全事故为危害最严重的机场事故,此种情形下,基本上一定会发生飞机碰撞事故,一般不能够有效避免,机场负责人员通常只能采取较为特别的处理方式来解决诸如此类的跑道入侵事故。
B级安全事故相较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事故类型而言,属于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如若产生此种情况,会致使间隔减少,增加可能碰撞的风险,以致事故发生后,一般只能选择采用相关的应急措施来削弱飞机碰撞的概率。
C级安全事故类型会导致间隔减少,但此种情况致使飞机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较低,通常而言,机场管理人员能够有比较充足的去处理、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
D级四级事件类型虽然也属于跑道入侵的范畴,但一般界定为没有引发安全事故的事件类型,通常为相关人员及其他阻碍物会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对其造成影响,但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图:2015年7月5日美国巴塞罗那机场跑道上俄罗斯优梯航空客机与阿根廷航空客机差点相撞。
跑道入侵的因素
跑道入侵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包括机场复杂性、穿越跑道次数、空中交通量、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错误通信、飞行员缺乏机场情景意识、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执行和判断错误、机场内车辆。
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统计,2003-2006财年,54%的跑道入侵是飞行员错误造成的,29%是管制员错误造成的,17%是车辆驾驶员或步行人员错误造成的。可以看出,管制员和飞行员是造成跑道入侵事件的两大主要原因。本文仅分析影响跑道入侵的管制员和飞行员两个人为因素。
飞行员因素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所做的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指出,大多数机组成员利用将目视所见和守听ATC给其他航空器和车辆的许可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机场交通的心理模型,以此来保持情景意识。但是在能见度恶化、机场交通状况不能目视取得的情形下,保持情景意识将变得十分艰难。所以,情景意识在跑道入侵问题中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正确地分配注意力,并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科学地做出决策。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各种信息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不论在常规条件还是非常规条件下,飞行员都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决断,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而情景意识和决策能力是这个循环过程中飞行安全的重要保证,它不同于单纯的飞行技术。
决策能力是驾驶舱中的关键,是决定事件向好或坏的方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能否保持情景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能力。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情景意识与决策的过程,有助于保持情景意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可能导致跑道侵入的飞行员因素,包括由于疏忽而未遵照ATC许可。通常引起这些事件的原因有,由于无线电通话失误或情景意识失败,使得飞行员认为他/她在机场内的一个位置(如特定滑行道或交叉路口),而实际上他们在其他地方,或者他们认为发出的许可是进入跑道,而实际上不是。
(1)飞行员没有进行充足的飞行前准备,对该机场的特点不熟悉,一些未运行过的机场之复杂程度可能远超预期;
(2)机组没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运行,较差的驾驶舱资源管理,未进行交叉检查,甚至未执行相关检查单;
(3)未能看到足够的机场滑行道与跑道标识,特别是低能见度运行、夜间运行或者雨雪天气运行;
(4)驾驶舱噪音大且机组工作负荷重时,管制员发布了指令,也未有效复诵;
(5)飞行员在执行必须的低头工作(如执行检查单),减弱了当时的情景意识,管制员给的指令含混,比如在第二个道口左转;
(6)滑行方法有误或者飞机的滑行速度过快,尤其是需要在机坪或者跑道180度掉头的机场;
(7)飞行员的英语较差,同时管制员的英语也较差,尤其在英语为非母语的一些国家;
(8)机场平面图设计存问题,飞行员理解机场平面图有困难,比如滑行道命名不合理,航行通告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机组对跑道或滑行道的施工及关闭等情况不了解等。
管制员因素
1、航空管理人员所发出的指令没有完全被飞行员、司机等人员接收。航空管理人员与航空飞行员的交流一般采用比较标准的组织用语,通常而言,管理人员对飞行员发出一些普通的指令后,另一方只需按照规定要求回复即可。而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要求,必须要求飞行人员能够实时复诵,然而在实际航空运作过程中,飞行员在很少情况下会重复管制员的指令,这样便引发了安全隐患,管制人员无法确认信息是否准确传达,飞行人员没有顺利接受指令,从而致使跑道入侵事故的产生。
2、通信信号不稳定,致使管理人员指令无法迅速传达。通常而言,机场管制人员对飞行员发送指令所采取的工具一般是以无线电信号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以此来向飞行员传达指令。然而,在许多大型机场,航空通信较为繁忙,会对无线电信号产生干扰,从而造成通信信号不稳定,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准确迅速传达飞行指令,形成跑道入侵的隐患。
3、其他空管因素。其他空管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有可能是由于机场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或是在间隔计算中的失误,从而导致误差的产生,造成了跑道入侵,另外,还有航空器的原因,当其识别错误进而造成错误的定位,致使管制人员发出错误的指令,同时也有空管人员自身的原因,可能由于其经验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及工作量超过负荷而影响航空管制工作,进而引发航空入侵事件。
由于管制员方面原因造成跑道入侵的最常见的行为有:
a) 短时遗忘一条已发出的许可,或者一架航空器、在跑道上的车辆或跑道关闭的情况。
b) 间隔计算错误 ;
c) 管制员之间协调不足 ;
d) 穿越许可是由地面管制员而不是塔台管制员发出;
e) 对航空器或其位置识别错误 ;
f) 管制员未正确复诵另一管制员的指令;
g) 管制员未能确保飞行员或车辆驾驶员的复诵与发出的许可一致 ;
h) 通信错误 ;
i) 过长或复杂的指令;
j) 使用不标准用语 ;
k) 由于承担岗位培训工作而引起可供所在席位工作的反应时间缩短。
a) 注意力分散 ;
b) 工作量 ;
c) 经验水平 ;
d) 培训不足 ;
e) 塔台视线不够清晰;
f) 人 / 机界面;
g) 管制员之间移交不正确或不充分。
防止跑道入侵的空中交通管理措施
管制员方面:
1.在导致跑道入侵事故发生的原因中,管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影响比较大,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和控制时,即使是发生微小的失误和偏差,都有可能导致跑道入侵的发生,而之所以会产生失误和偏差,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管制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意识。因此,要加强对管制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及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通过科学的培训,有效的提升管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责任意识,进而保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保证航空安全。
2.坚决杜绝管制员疲劳上岗,影响航空安全。建立合理高效的轮班制度。
3.应用先进技术设备,改进管制员的通讯设备。塔台应采用先进的机场地面检测设备和机场活动区域安全系统等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防范跑道入侵,一旦发生,立即做出响应和警报,以此能给管制员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避免和解决跑道入侵。即使在雨雾天气的情况下,也能使管制员可靠全面掌握机场的实时情况。
飞行员方面:
从飞行员角度,为了避免跑道入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 除非特殊许可,当进入跑道或者穿越跑道时,飞行员永远不要穿越红色的停止灯。
B 机组不应该接受通过与跑道夹角大于 90 度的滑行道进入或者穿越跑道的指令。
C 当进入跑道等待超过预期的离场时间 90 秒,机组应该联系 ATC 并告知在跑道上等待。
D 当起飞或者允许着陆和进近时,机组应该打开着陆灯。
E 当穿越跑道时,机组应该打开频闪灯。
F 如果怀疑管制员的许可或者指令,执行许可或者指令前,必须立即向管制员证实。
G 如果机组怀疑其飞机的位置,应该立即联系管制员和遵守相关的程序。
H 机组必须保持“抬头”,持续外部观察。
I 机组应该遵守“静默”驾驶舱原则。
机场基础设施和通信设备方面:
1.完善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便于管制员的控制与管理。机场跑道区域,以及机场航空器、车辆等运行区域,尤其在跑道入侵发生概率高的区域,将所有的标记、信号灯等进行规范化,便与飞行员与管制员之间的协调;并在此区域建设隔离栏,防止车辆和行人在未经许可下,进行到此区域,而影响到管制员的控制与管理。
2.改善通信设备,加强管制员与车辆驾驶员、飞行员之间的交流和通信。
3.加强跑道安全监督,提高跑道安全信息管理,优化各领域的跑道安全运行程序,全面展开跑道安全培训,引进有效技术手段。
4.在跑道区域要设置隔离栏,对于靠近跑道区域的人、车、物等,管制人员要及时的制止,除非是经过许可的可以通过。
结论
安全无小事。跑道入侵事件一直是航空当局以及机场部门重点关注对象。为了防止跑道入侵,民航各部门应该时刻警惕,飞行员、管制员、场面运行部门等各单位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的《防止跑道侵入手册》、民航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飞行服务中心王楠《跑道入侵问题中飞行员失误研究》、公众号航大飞行员《引发跑道入侵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航空器驾驶员指南》)